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定河山在线阅读 - 第九百六十九章 分歧与搁置

第九百六十九章 分歧与搁置

    对于吕蒙正的回答,黄琼微微点了点头后道:“吕大人这是看到根子上了。的确处置好桂林郡王府,才是广南西路善后最大的问题所在。在大军完成对广南西路平叛之后,桂林郡王府五服之内的,不分男女一律押送到京。至于该怎么处置那些人,朕自然会拿出一个章程来。”

    “至于其他的事物,朕既然授予吕卿临机决断之权,就由吕卿自行决断。怎么究竟处置,吕卿想好了之后,给朕上一道折子便是。不过那些夷人部族,吕卿也不要小看。对于他们处置,那就是心向朝廷的要安抚,死心塌地效忠叛王,要坚决的镇压,绝对不要有任何的手软。”

    交待了吕蒙正之后,黄琼又转过头对杨继元道:“那些骑兵是不是抽掉,容朕仔细考虑一下。广南西路的确不适合骑兵作战,但朕也要听取一下前面将领的发言权。你抓紧时间,将手中事物抓紧移。杨卿,朕不给你派文官,福建路所有的军民事务,朕都交给你一个人负责。”

    “所以,此去你做任何的决定,都要从全局来考虑。你此去福建路统筹军政二事,你杨继元的为人,朕还是清楚的。但朕最担心你的那个脾气,你这次独掌一方了,你那个爆脾气自己也要改一改,不要总是怼天怼地的。对待叛军官员处理上,也一定要多从全局上面考虑。”

    黄琼有些不放心的叮嘱,杨继元也点了点头。见到这个家伙点头,黄琼也不知道这个家伙,究竟到底听没有听进去。自己已经是该提醒的提醒了,剩下的就要看他自己了。黄琼又与几个人商议了,一下接下来的事情。尤其是江南西路之战中,俘虏的大批叛军和伪官员处置。

    这批叛军俘虏,怎么安置现在倒成了最头疼的问题。十几万经过训练的青壮年,如果就此遣散,恐怕这些人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不是会跑回广南西路,重新为叛王所用。就是搞不好,会啸聚山林成为流寇。可如果不遣散,不算别的,每日所需的粮草就是一个惊人的数量。

    如果全部收编,对于如今的朝廷来说,也是一个相当大压力。按照傅远山想法,其中挑选其中的精锐,先行收编一部分。其余的,老弱先就地遣散,剩下的暂时先羁押。只要将各级武官全部调离,应该不会出现什么问题。粮草压力是有些,但短时日内也不是完全不能支撑。

    而杨继元的意思是,这些叛军都是叛军中的精锐,也完成了全部的训练。在如今朝廷现在两面用兵的情况,就这么羁押实在有些浪费。杨继元的意见是,叛军中的青壮,先补足江南战场缺口,只留兵不留官。其余的成建制调往北方,调拨给于明远,用来对付北辽南下军马。

    之前,杨继元建议将江南战场上骑兵,大部分调往北方。正好,用两万骑兵押送几万步军还是没有问题的。在杨继元看来,北面的于明远迟迟打不开僵局,就是手中的兵力与北辽相比,相差还是有些悬殊。虽说这些叛军都是步军,用来对付给他们高官厚禄的叛王未必可靠。

    但用来对付北辽,却是没有问题的。这么多的步军,在目前两线作战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哪怕只是羁押一部分,也是实在过于浪费。而且羁押那么多的叛军,也同样需要大量的军马来看押,实在是不划算。既然朝廷如今的粮草,勉强能够支撑,还是用到该用的地方为好。

    可在傅远山看来,这些叛军用来对付叛王,除了普通军士之外,武官绝对不可靠。调到北面去对付北辽,不仅从江南西路到燕山府,几乎要横穿大半个大齐。中途一旦生变,会相当危险的。在其还不能肯定,他们对朝廷忠心有多少的情况之下,贸然将其北调也容易生乱子。

    而且那些人,面对北辽也未必会朝廷忠心。在加上都是以南方人为主,气候上也未必能适应得了。若是因为北调对朝廷产生怨恨,到了燕山府前线一旦出现大规模反水,那就不是给于明远增援了,那是在给于明远背后下刀子。尤其是成建制的北调,傅远山反对的更加坚决。

    在傅远山看来,现在可以明确证明,叛王此次起兵反叛,明显已经是与北辽勾结到一起。那些叛军武官,就算真的铁了心投靠朝廷。但是他们的眷属,直到现在可都还在叛王手中掌握着。若是成建制的北调到了前线之后,叛王暗中派人鼓动,到时候哗变风险还是相当大的。

    北调一部分可以,但太多是不行的,而且与江南一样只能调兵,不能要武官。否则危险性太高,根本就不划算。而且傅远山认为,暂时羁押与直接将其使用,粮草消耗根本就不是一码回事。羁押这些叛军,肯定不能让他们吃饱,按照朝廷给官军的定量,一半就已经足够了。

    可若是直接作为官军使用,这粮草消耗就要大的多了。还要不算,需要给这些人的军饷。如果将其全部纳入官军体系,那就要按照官军的标准支付军饷,这样对朝廷的压力实在太大。

    但杨继元却对傅远山,这些个想法明显嗤之以鼻。在他看来,要保持军队的完整性,就要尽可能的保证建制不变。若是只调兵不调武官,不仅这一路行军难以控制,就算到了燕山府也短时日之内,很难形成足够的战斗力。那些武官只要调离了江南战场,就是没牙的老虎。

    到了燕山府,又有于明远大军看着。就算有什么异动,也不会影响到全局。叛王要是有那个本事,能将全部军马都鼓动投靠北辽,也不至于从起兵到现在一败再败了。现在两个战场都需要补充,可这兵从那里来?总不能,京城中连一个站岗放哨的都不留,将御林八军派出?

    况且就算高级武官不可靠,可那些低级武官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都说治兵先治将,若是连一个武官都不留,怎么才能将这几万人马平安调到北方。两个人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这一将一相,在黄琼面前又开启了互怼的模式。当然,怼人方面更多的是杨继元这个刺头。

    人家傅远山有宰相城府,根本就不爱搭理他,更不会与他无谓的争吵。听着这个家伙,又开始了怼人模式,黄琼不禁异常的头疼。最后,实在忍无可忍的黄琼,直接将此事定下了,先征求前线将领的意见,以及派人摸摸那些叛军士兵后的底子再议,至于现在先暂时放一放。

    搁置了此事,又商议了几件事情之后。看着天色已经到了黄昏时分,黄琼干脆留众人一同用膳。知道杨继元是一个无rou不欢的家伙,黄琼还特地交待李海,今儿多预备两道荤菜。用晚膳时,看着这个家伙痛快淋漓捧着一根羊腿,在那里啃得满嘴流油,黄琼也只能无奈笑笑。

    待傅远山几个人退去后,黄琼坐在书案之后沉思良久。他觉得傅远山的顾虑,绝对是不无道理。论起琢磨人心来,杨继元的那种性格,十个他都未必是一个文官的对手。将这些归降的叛军,如果不仔细甄别就调往燕山府,就像傅远山说的,那不是给于明远增援,是找麻烦。

    而以叛王的为人,有些事情他是做的出来的。为了争夺江山社稷同室cao戈不说,就连引狼入室的事情都做得出来,还能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甚至自己兄弟自相残杀如此惨烈,老爷子虽说一直都语焉不详。可黄琼却一直隐隐感觉到,兄弟相残到这个地步,此人脱不了干系。

    相对于老爷子,此人手段太过于狡诈多变,凡事慎重一些为好。想到这里,黄琼亲自提笔给曹锐写了一道密旨。在这道密旨上,黄琼除了同意曹锐休整一个月之外,还询问了他如果将他麾下,部分骑兵调离的意见和想法。其次就是询问了,曹锐关于对叛军俘虏处置意见。

    同时,黄琼又告诉曹锐,如果骑兵调离的话。可以从俘获的叛军精锐之中,挑选部分精壮补入军中。具体数量由他自己酌定,但要考虑叛军俘虏补充多了,他那里能不能控制住。不过在补充之前,要对俘获的叛军进行仔细甄别。七品以上的叛军武官,一律全部递解进京。

    将这道密旨发出去之后,看着夜色已经相当的浓厚了。放下手中笔的黄琼,想起了昨儿被司徒唤霜强行带回来,安置在蔡氏寝宫三女,黄琼却是心中不由得一荡,便抬腿去了蔡氏哪儿。见到黄琼的到来,正在与张巧儿说话的蔡氏,看了看天色还早,便急忙命人准备热水。

    黄琼每日里回后宫,但凡只要不是太晚回来,至少每隔两日都是要沐浴一次的习惯,蔡氏早就清楚的知道。现在天色还不算太晚,按照黄琼的习惯肯定是沐浴的。所以蔡氏马上命人去准备了。更何况蔡氏知道,此时两个人需要一个单独的谈话,自己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离开。

    其实黄琼今儿过自己这里来,究竟有什么想法,以蔡氏的聪慧自然是清楚的。但张巧儿的三个孩子,还都在自己这里。这个时候,远还没有到休息的时候。尤其是张巧儿的那个大女儿,性子相当的敏感。而这位主与女人谈话,最后会谈成一个什么样子,蔡氏更是清清楚楚。

    若是不先把那三个孩子,都提前安置好。一旦被三个孩子,尤其是那两个大的,发现他们的母亲成了那个样子,到时候事情可就真的大了。在那位主动情之前,她得提前去把孩子安置一下,今儿先送到何瑶的寝宫去。别被孩子们看出来什么,那就不好了。

    蔡氏离去后,黄琼一把将表情忧郁张巧儿,抱在了怀中。轻轻吻了吻她的脸后,才道:“巧儿怎么了?还是再为张云儿和冯氏担心?放心,朕一定给你处理好。大不了朕这些日子卖力一些,让云儿和冯氏早点有了身子,她们就不会在闹腾了。她们估计就是有些东西放不下。”

    /73/73510/25857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