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织明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七十七章:拥军十万?

第一百七十七章:拥军十万?

    自腊月二十三日这天起,张诚便不再安排事务了,而是尽心陪伴家人。

    他自从崇祯十一年七月穿越过来时开始,先是养病近三个月,接着就是奉命领军勤王,近半年的时间里一直奋战的京畿前线,连个元旦都是在军营中度过的。

    明朝时用的是夏历,而非我们如今的公历,因此每年的元月一日即为元旦,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

    而春节,是后来才有的称谓,在当时是没有的,“春节”这一节日名称,是后来民国政府创造出来的。

    民国时期,公历被引进中国,而农历就逐渐成为了进行农事的标准,1914年时民国政府在内务部呈文中提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

    故,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今次,他就想要好好过一个年节,这天一早便陪夫人季轩竹前往堡城西南的城隍庙中上香,为了避免过于扎眼,他此番只带了玉蕊、绣月两个丫鬟,还有四名健妇随扈。

    城隍庙前煞是热闹,马车在距离城隍庙便停下了,张诚将坐骑交给副驳手牵着,自己则上前搀着季轩竹下了马车,一行八人便奔城隍庙而去。

    庙前空地上有好些个摊贩,他们贩卖着各色小吃和物件,如糖人、面人、糖葫芦、香囊等等,以及一些小饰物,吆喝声、询价讨价声交相辉映,好不热闹。

    玉蕊与绣月就是左手一个糖人,右手一个面人,而张诚则举着一个糖葫芦,上面很明显缺了两个山楂。

    四名健妇分开来,前后各有两人既是开路,又是护卫,可能由于他们的气场过于强大了些,所到之处,人群纷纷避让。

    上完了香后,众人又在庙中游览了一会,便坐上马车奔赤城堡一路而回,堡城内也是户户张灯结彩,大红的灯笼沿街排列,其热闹景象竟不亚于张诚大婚那次。

    …………

    接下来的几日里,张诚也不再出门,每日间不是陪着老夫人们打马吊,这不由使他想起后世的麻将牌和扑克牌来。

    不久后,这麻将牌和扑克牌两大神器,便在大明宣镇北路盛行开来。

    这些日子里,张诚除了陪着老夫人身边尽些孝心外,就是陪夫人季轩竹在一起,或是赏雪,或是饮茶,或是看着季轩竹刺绣,其乐融融。

    当然,他可以悠哉悠哉的快活,但参将署里的其他人可是忙碌的很,他们不但要置办各色年货,更要扫尘、祭灶王爷、杀年猪、贴年红等等。

    民间谚语就有“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rou”的说法,说的就是腊月二十六这天就要开始筹备过年的rou食了。

    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rou,则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rou。

    将“割年rou”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还不够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之时才能吃得上rou,故此称之为“年rou”。

    即使是因为张诚的出现,已经使北路比前时更为安定繁荣了一些,但毕竟地处边塞,能勉强糊口,就已是万幸,而大部分的军户人家,仍然远未达到可随意吃rou的程度。

    参将署在堡城外建有自己的猪园,今日便是杀了四口大肥猪,毕竟署里人丁众多,光健妇就有二百人,此外还有张诚的亲军护卫和童子营,以及一些丫鬟、婆子等下人。

    今天正好是腊月二十日,季轩竹也是闲不住,他正指挥着玉蕊、绣月等人一起忙着贴年红,参将署内外都已是重新洒扫一遍。

    贾嫂也正在指挥健妇与婆子们挂起一盏盏大红的灯笼,后面园子里也是彩灯盏盏,一派热闹景象。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所谓贴花花,即是贴春联、门神、年画、福字、横批、窗花等的统称,因这些是过年时贴的红色喜庆元素,所以统称为“贴年红”。

    …………

    张诚这几日也是难得的清闲,除了陪老夫人们打马吊牌,便是陪着季轩竹在赤城堡中闲逛,他感觉这才是人生。

    今日得闲的他便自己在书房中,虽然来到这个世界已是一年半了,但毛笔他依旧是用不惯,此刻正手握铅笔和木质一个三角板伏案又写又画的。

    片刻后,他才放下笔和三角板,看着自己画出的一个个图案,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晃了晃腰身,几声“咔咔”的轻响传来,顿感浑身舒服起来。

    “父帅,成芳大哥和林总爷回来了嘞!”

    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自书房外传来,张诚听出了这是张金泰的声音,他也是高声喝道:“张金泰,进来吧。”

    张金泰推门而入,林芳平与张成芳也跟在他身后,进到房内随即抱拳施礼:“张金泰、张成芳,参见父帅!”

    “林芳平,参见督帅。”

    “都起来吧。”

    张诚沉声唤他们起身,又问道:“芳平、成芳,你二人一路辛苦了,事情都办妥了么?”

    “回督帅,我等前往阳和亲自拜见陈总督,年礼也已呈送给总督大人,陈总督给督帅带回书函一封,请督帅亲启。”林芳平说完,便起身上前将一封书函置于张诚身前书案之上。

    “对了,督帅所做《从军歌》,总督大人也有听闻,此番还曾向我等打听督帅作词一事,对督帅所做《从军歌》亦是大为赞赏。”

    他略顿了顿,又道:“属下此前曾请王元景王秀才代为抄录了一份,当时心中一激动,便献给总督大人啦!”

    “哈哈。叫元景再给你抄录一份就是啦!”

    “总督大人还说‘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这句写得极好,尤为气势恢宏,更显大义炳然,每每读之,都觉胸中激荡不已!”

    林芳平说道这里时,竟也是颇有些激动,他接着又道。

    “还有‘一呼同袍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这句,总督大人也是极爱,他说若是督帅真能练就十万大军,何愁流寇不平,东虏不灭!”

    “哈哈,本帅若是真的拥军十万,脖子上的这颗大脑袋,怕也不是我自己的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