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历史小说 - 晚唐浮生在线阅读 - 第十五章 战争没那么简单

第十五章 战争没那么简单

    “离京兆府还有多远?”洛水之畔的河谷驿道上,粮料使朱亮发问道。

    “还有四十里到同官县。”

    “先休整一下吧。”朱亮看着满是疲惫的土团乡夫,下令道。

    作为朔方军的粮料使,在主力尚未开拔之前,肯定要先到前线,建立粮台、器械库,为战争储备物资。

    陕虢还是离灵夏核心太远了,粮食不可能长途转运,只能就近使用渭北、华州的余粮,够不够,还很难说。

    若是河中掌握在手里就好了。

    漕船从灵州出发,一路运至河中镇,再走陆路转运一段,便可至前线。

    “战马、役畜的用料再仔细核算一下。”休息当口,朱亮对几个军中文吏说道。

    他的算学水平一般,唯做事细致罢了。

    不过手底下这些文吏,都是朝廷明算科考试废止后前来投奔的,在军中有些年头了,算术不错,还熟悉军营的每个角落,都是实干人才。

    国朝的科举考试,承袭于隋,又有所发展,共有五十多个科目,即进士、明经、明算、明法、明书等。每年都考,不定录取名额数,按实力来选,比如秀才科就因为实在太难,每年录取的人数太少而停办了。

    黄巢之乱后,因为无钱,朝廷砍了不少科举考试的科目,明算就是其中之一。有些学了多年的算学生怎么办,自然只能投奔能让他们养家糊口的地方了。

    算学考生的要求都不高,因为即便考中了,也只是个从九品下的小官,一辈子也升不了几级,能到七品都是烧高香了,绝无可能进入“贵”(五品)的行列,甚至绝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九品官。

    其实这会还算好的。明算之类的“副课”受歧视,比不了“主课”进士,但到底每年都考,每年都有人中,中了还真给官做,不是“吏”,是“官”,终究是培养了不少国家需要的人才的。

    到了明代,就只有进士一科了,学算术、法律、书法之类的人怎么办?

    朔方十州,医学生、经学生的数量已经是国朝规定的两倍有余,今年也在州县层面开办算学了,这又是一笔大开支,一年两万缗钱少不了。

    农学博士也在招募,但不打算在县一级开办了,先办个州学,把马政、育种之类的囊括进去。

    至于工学博士、法学博士之类的,先省点钱吧,除非朝廷“赞助”。

    “飞熊军现在已有两万七千匹马、铁骑军两万匹,这两军下月就会提前南下,勿要算错了。”朱亮算术不行,因此反复叮嘱,就怕出纰漏。

    “遵命。”众文吏纷纷应道。

    飞熊、铁骑军二军的马,可真是“娇贵”!

    一旦开战,他们连混合了粮豆的牧草都不要,就只要粮豆麸子,做成饼后喂养马儿。

    四万七千匹马,一天就要消耗四千二百余斛粮食,一个月就要十二万七千斛,饭量惊人!

    说不得,最后还是得和他们理论理论,混一些干草,降低粮食消耗。

    铁林军军属骑兵的战马都愿意草、豆混用,铁骑、飞熊二军就这么娇贵?

    渭、华二镇,不过百余万人口,能支持得了多久?

    但中原也没那么多草场,这又是个问题。

    打仗,后勤可真是个大难题,唉!若是京兆府愿意提供粮草,倒是好办多了……

    休息了一会后,车队继续启程。

    他们这次装运了许多扎营器械,外加五十万枝箭矢,先期运往同、华储存起来。

    这个月还会出发一支驼马队,万余峰骆驼、八千余匹驮马,载运回鹘豆、黄豆、绳索、磨刀石、锹凿、篷布、陶罐之类的各种零碎物事。

    这又是一笔大支出。

    此外,还要派人去同州,将几个石炭矿给拾掇好了。大军出行,若有石炭用,比樵采方便多了。

    大帅不喜欢砍树,军中现在也习惯用石炭了,除非扎营的地方没有。

    国朝石炭的使用,以长安和太原为最,而长安的石炭,则主要来自同州,这倒解决了一大麻烦。

    远离核心区的战争,成本竟然如此高昂!怪不得大帅下令从绥、夏、灵、兰、渭五大都作院抽调人手,组建同州都作院呢,转运成本太高了。

    八月中旬,由朱亮亲自督率的车队渡过洛水,抵达同州。

    物资集结正在进行中,人员集结也即将开始……

    ******

    “此番兵进中原,可想好怎么打?”返回胜州榆林宫的邵树德找来了铁骑军使折嗣裕和飞熊军使杨弘望。

    大迂回,首要解决的是后勤补给问题。

    “中原可没那么多草场,人和战马如何解决粮食来源?”三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瓜果,邵树德问道:“骑兵出发之后,顶多携带十日食水,剩下的如何解决?”

    “大帅可允许劫掠百姓?”折嗣裕直截了当地问道:“如果百姓不肯交粮,可允许屠村屠镇?”

    邵树德沉默不语,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而且回避不了。

    中原与草原不同,没那么多草场给你放牧马匹、牛羊。即便有空地草场,上面长的草的种类也很成问题,靠带着大群牛羊出发,不是不可以,但非常困难,这一招估计不太好使。

    “奶酪和rou脯多带些,此物顶饿。”杨弘望见邵树德在思索,在一旁建议道:“或可支持不止十日。”

    “可以征粮,但尽量少杀人。”邵树德也知道这句话比较无力,事实上别人看见你不杀人,凭什么交粮?另外,乡间普通民人没多少粮食的,特别是如果坚壁清野了,那真的一点没有,你到哪里去补充?

    “若敌军挖壕沟截断道路,可否允许驱使百姓填壕沟?”折嗣裕又问道。

    邵树德有些生气,怎么总问这么尖锐的问题?但他有理智,知道这都是现实问题,该死的现实!

    他努力回忆起了蒙古人的做法。

    蒙古帝国是修史的,他们官方记录文件里,就写到长途奔袭的士兵在断粮的时候吃人rou、倒毙的动物尸体,甚至饿极了的时候连草都吃。

    抓来俘虏,每十个人抽一个吃掉,遇到的什么动物都吃,包括老鼠、猫之类。

    如果连人和动物都没得吃,饿极了时,在马屁股上插一刀,吮吸马血。

    断粮又断炊的时候,直接生吃马的内脏。

    长途奔袭,可没看起来那么美好,断粮是家常便饭。

    这种残忍劲,生活在富裕地区的人没有,草原上却不少,这也是邵树德喜欢招募草原骑兵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中有很多人从小练骑术。

    当然他们都做不到蒙古人那种程度,不是不能像蒙古人那么吃苦耐劳,是没有他们那个残忍劲,道德底线还不够低。

    “填壕沟的办法有很多,甚至还可以绕路。”邵树德瞪了一眼小舅子。

    从争霸的角度来看——

    驱使百姓填壕沟或许没什么,因为这么做的军阀比比皆是,即便历史上有名的豪杰、开国君主都这么干过。

    吃人rou或许也没什么。天下大乱的时候,生产秩序受到破坏,哪有那么多粮食?秦朝末年没人吃人rou吗?三国时没人吃吗?元末明初,哪支义军没吃过人rou?大不了夺得天下后让人粉饰下好了,搜剿各种民间私人记录,降低其可信度,列为野史。

    屠城震慑敌方好像也没什么。因为这样方便啊,以后很多城池可能不战而降。

    但真这样做了,终究还是不符合自己的价值观。

    已经被同化这么多了,再放弃一些仅有的坚持,还玩个蛋!

    “恁多聒噪!”邵树德站起身,笑骂道:“离了这些便不能打仗了吗?古来豪杰,我最敬太宗,打仗最干净。赶紧滚回去,制定个进军路线。此番敌军无备,注定要吃个亏。吃完亏以后多半能涨点记性,但那是下次了,与这次无干。实在打不下去,你等便撤回,我不怪罪。”

    “遵命。”二人一齐行礼。

    古来征战,豪杰并起,厮杀不休。

    有人不择手段,有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同等班底、同等实力之下,前者比后者更容易成功,可以说是劣币驱逐良币。

    邵树德觉得自己目前还没经受过社会毒打,或许可以不用急着将道德水平调低,大不了,坐拥关中,控制蒲津关、潼关、武关,慢慢找机会好了,覆灭倒不至于。

    折、杨二人离开后,邵树德又看起了折嗣伦送来的信件。

    其实之前已经看过一次了,现在重看一遍,心中已下定了决心。

    他找来了卢嗣业。

    “给凤翔折司徒写信,请他总揽全局,征讨冯行袭。”邵树德说道:“再遣使分至凤翔府、兴元府和金州,说以厉害。三镇联兵,以折宗本为帅。诸葛仲方、李详二人若不愿,某自有处置。”

    这三家,除金商是小镇外,凤翔、兴元实力都不容小觑。

    诸葛仲方现在有两万上下的衙军,折宗本稍多一些,但也不超过两万五千,金商李详则不足万人。

    三家合兵,怎么着也能凑个一万五千以上。

    差不多也够了,那边的地形,兵力太多也是个麻烦事。

    “攻下均州后,不用急着归还,我要和赵德諲说道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