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言情小说 - 回到七零年代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8

分卷阅读158

    的时候,我会尽量回来一趟。”

    许家康还是只有一个哦字。

    许向军习惯了这个儿子的冷淡,然而在这个时候,也还是忍不住想从儿子那听一句软和话。

    他压下心头淡淡的失落,低声叮嘱了几句,末了道:“好好听你四叔和四婶的话,以后考个好大学。”

    许家康又嗯了一声。

    这时候一个小战士敲门而入,对许向军行了一个军礼:“团长,集合的时间快到了。”

    许向军朝他点了点头,对着话筒道:“康子,爸爸要走了。”

    许家康眉心颤了颤,舌尖顶了顶牙齿:“爸,”声音顿了顿才接着道:“你注意安全。”

    许向军愣了下,硬朗的面容上浮现由衷的笑容,眼里甚至起了湿气:“你放心,爸不会有事的。”

    挂上电话,许向军回头看了看许文诗和许家磊,住在大院里,他们老早就听到了消息,自己把自己吓了个半死,消息公布以来,大院上空就笼罩着一层乌云。

    “你们在家好好听mama的话,爸爸很快就会回来。”许向军弯腰用力抱了抱两个孩子,随后起身抓起衣帽架上的军帽带上,大步离开。

    文婷一手抓着一个想追上去的孩子,身体轻轻颤抖,突然间眼泪夺眶而出。就是这种时候,他都没有一句软和话给她。

    另一头的许家康放下电话之后,眼眶微微泛红,他低着头掩饰。许向华也没去拆穿他,陪他顶着寒风在外面坐了一会儿。

    半响,许家康扭头看着许向华:“四叔,他不会出事的吧?”

    许向华道:“只是备战,不一定会打起来,就算打起来,你爸好歹也是个团长了对吧,不用冲锋陷阵。”

    许家康低了低头,那边火力这么猛,真打起来,就是师长都不安全,更何况团长。

    ☆、第67章 第六十七章

    因为这一茬事, 许家康期末考试考得不尽如人意。秦慧如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北方局势剑拔弩张,许向军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上战场,面对的还是武器精良的庞然大物。漫说许家康, 便是秦慧如都担着心。这种情况下, 许家康能考的好才是不正常。

    结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那厢边境上的事情还没个结果, 知青这边又出了大事。借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 云南农场的知青请求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

    遭当地政府拒绝之后,当地知青不惜以非常之法绝食抗议,提出了“不回城, 毋宁死”口号,震惊全国, 各地知青都乱了套。

    经过多次协商谈判, 知青如愿以偿,得到‘留下的妥善安排’‘不想留的通通走’的答复。并且惠泽全国知青,为广大背井离乡的知青打开了回城大门。

    回三家村过年的许清嘉就见这个消息一经宣布, 好几个老知青捂着脸哭了起来, 一些年轻的直接蹦得老高,有那眼窝子浅的姑娘当场喜极而泣。

    这种激动,较之前年高考恢复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高考这座独木桥, 不是谁都能顺利走过, 迄今为止, 三家村仅有一位知青通过上大学的方式离开。

    而眼下, 不需要招工表,不需要病退证明,不需要大学录取通知书……只要你想走,就能走,任何人不得阻拦。

    哪怕是当地的家人,也只能挽留,不得强行阻拦知青回城。

    从养殖场看兔子回来,短短一段路,许清嘉就听见两户人家在争吵在痛哭在哀求。

    知青是可以回城了,但是配偶户口无法随之迁走,便是子女最多只可以有一个人迁回父母所在的城市,而且有年龄及婚否的限制。

    没在当地成家的知青欢天喜地,毫不犹豫地去公社的知青办登记。

    已经成家尤其是有了儿女的,满目的茫然不知所措。拖家带口的知青大多数是很早之前就来的,他们中有些人在这里待了十年不止。配偶在这里,孩子在这里,这里已经成为了他们另一个家乡,很多人以为一辈子都回不去了,也准备好在这里待一辈子。

    不防天降惊雷,他们可以回城了,然而这里的家不能带走。

    犹如整个人硬生生被劈成两半,一半在火里烤,另一半在冰水里浸。

    一边是老迈的父母,前途,生活环境更加优越的故乡。另一边是相伴多年的伴侣,年幼的儿女,艰苦的生活条件。

    怎么办?

    许清嘉听得心里难受,加快脚步回老屋。结果到了老屋,依然听见了低低的哭泣声。

    她扭头看了看自己当年的那间屋子,老屋的四间厢房都租给了知青,这一间租给了一对小夫妻。男的是七零年来的武汉人,女的是七二年从省城下来的,两人去年春天结的婚。

    两个地方的政策都是只能回到原籍地,回城便意味着夫妻要分隔两地。

    这两年虽然回乡下的时间不多,但是许清嘉看得出来,两口子感情很好。

    许清嘉搓了搓脸,去了厨房,就见秦慧如在做饭,孙秀花坐在灶头后面发呆。橘黄色的火光照得她脸上的皱纹清晰可见。

    “奶奶,”许清嘉端着笑脸走过去,探头探脑:“红薯烤好了吗?”

    孙秀花回过神,一把拉开她,嗔怪:“你这丫头怎么乱伸脑袋,没得燎到脸。”

    许清嘉嘻嘻赔笑。

    孙秀花轻轻拍了下她的肩膀,拿着火钳从火塘里夹出一个巴掌大黑焦黑焦的红薯,顿时可惜的叫了一声:“诶呦,烧过头了。”赶紧把其他红薯都夹了出来。

    许清嘉心道,您老人家心不在焉的,能不烧过头么!自打知道许向军那边情况之后,孙秀花就这样了,儿行千里母担忧。再恨许向军亏待许家康,那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rou。

    本来他们没打算告诉老太太,许向军已经出发,到了外面也联系不上,老太太知道后除了担心还是担心。可架不住村里人多口杂,尤其是老屋里住着几个知青,见天儿的关注时局,想知道上头怎么安排知青。顺理成章地知道了北方的动静,然后好心告诉孙秀花。

    等许向华他们一回来过年,孙秀花第一句话就是逼问。老太太虽然年纪大了,人可不糊涂,哪能糊弄的过去,这不就知道了。

    愁得她是茶不思饭不想,军属光荣,可军属的苦只有自己懂。

    夹出来的番薯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