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耽美小说 - 与子同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1

分卷阅读31

    如何呢,人总是为了自己的心而活着,而不是为了别人的想法。”

张让听得,想又不知道触到了什么,很是乖巧地趴到了桓帝的怀里,轻轻地用手抚着桓帝的胸口,像是要抚去那些令人不安烦躁的情绪,“可是我觉得梁将军对自己的妻子还是很好的啊。”

桓帝听得,像是叹气似的笑了笑,“那我对你好不?”

张让听得,似乎想到了什么,有些不安,眼皮不禁抖了抖,但还是应道,“应该是好的。”

桓帝用手抬起张让的下巴,手指稍微用力地捏了捏,眼中似乎划过一些狠意,但又带着一些不舍,“知道就好,最好经常放在心里反复琢磨琢磨。有些事情,不该做的就别去做!”

张让瞧得突然变成这副模样,很是惶恐,连忙起身,想拜倒在地上,身体却被制着,动也动不得,眼神有些闪躲,只能颤抖地说道,“如奴才愚昧,不知陛下何解?”

桓帝轻声冷哼了一声,放开了钳住的下巴,不再看张让,只是用手指不断地卷着他的长发,“是吗?!梁太后质问朕民间流言的事,不知是否与你有关?”说完又带着些狠意盯着张让,像是要用眼神把他钉在那,见张让有些惶恐,发着抖,却不回答,又不禁拉紧了那缕头发,轻轻地却似转了千百回似的问了声,“啊?!”

张让见得如此模样,早已吓得不知如何时候,泫然欲泣道,“陛下,奴才也没得办法啊!”说完这话就将头埋在桓帝的怀中,身体微微发抖着,像解释又像是神经质般地自言自语道,“奴才自七岁就被送进宫,十七岁遇得陛下,才得到这般殊宠。这吃人的深宫,像如奴才这般蝼蚁似的人,怎能想怎样就怎样呢?许多人指着向东,奴才不敢向西;询问今天的天气,奴才也不敢回答今天是什么日子;赏赐奴才福气或是祸端,奴才也都得受着。”

“奴才家中还有老父与幼弟,当初也是家贫,连吃都吃不饱,才让自己做了这去了势的阉人,被送进了这吃人的深宫。遇到陛下,是奴才这一辈子所有的福气,可是,也不知奴才能不能承受住这份恩情。”

桓帝见张让在自己怀里抖着,胸襟前都染上了大片温暖的湿意,一时心中也有些发酸,只得微微喟叹了一声,“你莫要负我才好——”

——分割线君——

冬十月,太尉赵戒免,司徒袁汤为太尉,大司农河内张歆为司徒。四月日食,六月顺帝宪陵遭地震,七月廉县雨rou,八月京师大水,九月又发生地震,国家多灾,天生异变。三公为百官之表率,因而免太尉以悔失德之举。

进入冬季,河流变浅,河床也显露些出来,正是疏通河道的好时机。向尉曹借得服劳役以及赎死罪、亡命的罪犯,调度司空府懂行的干吏,有了圣上、大将军及各方的表态,一切事情倒变得简单起来。不过一般而言,如此行径也颇剑走偏锋,很可能被怀恨在心而遭报复。不过,有舍才有得,有些事情想不付出些代价而十全十美地解决,结果却什么也做不成而已。知道自己想要得到的结果,当选择时,早就有了承担这一切的勇气。

这日,李溙于府内收到恩师荀淑过世的消息,很是震惊,想去年回家时见到老师,身体还很是硬朗,怎么会突然说去就去了!治水事宜多也安排妥当,李溙将符明唤入书房相商,如何向圣上告假奔丧才好。

符明拿起信笺扫过一遍,略思忖一番,“宫廷近日恰传来大将军梁冀向桓帝发难的消息,不知大将军从何处听得,民间对梁氏一族民怨沸腾与圣上有关,但又没有什么实证,因而指责圣上政令不申,才出这许多灾变。看那意思,是非要剪些圣上的羽毛才罢手。”

“才免太尉赵戒,大将军定不甘心,这只是象征性的失德流替而已。若照大将军的意思,免了尹大人才好,但尹大人却是圣上的心腹与臂膀,若要贬谪,圣上定不愿意。”

李溙拿起茶壶给两人倒了茶,润了润唇,“那先生的意思难道是?”

“大将军被大人摆了一道,又多次针锋相对,定早已怀恨在心。如今梁氏一族气焰正盛,圣上目前也无可奈何,大人若主动全了圣上这弃卒保车之举,一来可避开梁氏一族锋芒,全身而退,二来圣上定会记于心中,待局势稍微晴朗之时定予以重用,三来大人以为恩师守丧缘由请辞,天下皆以大人为楷模。”

“这办法看似虽好,可在这局势波谲云诡、灾变多生之际,为得一己之身之利,弃万民于不顾,与沽名钓誉又有何差?”

“大人此言差矣,如今灾变只是初生而已,梁氏一族却气焰正盛,大人若被梁氏折在此处,待得民不聊生,五胡铁骑南下、饮马渭水之时,才真正悔不当初。林公子与在下的信中也有提及,如今变异仅是发端,人口数量过大、土地集中、环境恶化、时政积弊,再加上流民、外戚、宦官、五胡、天灾,如今才初生诡云谲波而已。守得住锋芒,才全得心中抱负。”

符明见李溙对于抱朴守身有些疑虑,尤其在如今局势不太乐观的情况下,但明知不当为而为又有何益呢?心里知李溙还是最依林脩的意见,不得已也才拿出来说。

李溙见符明已如此这般说了,心知这也是当下无可奈何的办法,逞一时意气也是无用,心中也的确挂念老师。梁冀也知自己与李固师出一门,进来民怨沸腾恰因李固、杜乔枉死,掩没住自己,才是此时各方最好的平衡与妥协。

过得几日,李溙递交辞呈表,言明因恩师逝去,欲守丧三年。桓帝收得此表,召尹勋相商,尹勋说得意见与那些也差不多,只是多了与桓帝的意见,“李大人实属能臣干将,更忠于圣上,虽一时守朴,待得时日,更能为圣上作大用。”

桓帝心里也早已有底,在次日朝堂即宣布准辞。众臣听得一时哗然,与师守丧三年,未曾有此先例,但荀淑天下师表,却也值得此般待遇。一些政治嗅觉灵敏一点的自是感受到其中的不寻常,而梁冀听得如此,虽心中的恶气像憋在胸口慢慢消散般很是不爽,不过早看李溙各种不顺眼,剪除掉也好。

李溙接到准辞的消息,即与各方交接工作,尤其治水的收尾工程最是挂心,因而拜得尹勋予以最后监工收尾处理。也并无太多东西需要寄回家,始终还要回到洛阳。不过若自己回家守丧,符明也与自己一起歇着似乎有些耽搁,遂与符明相商,不知他愿不愿意暂去北地郡与冯岱做幕僚。

符明听得如此建议,虽从客观上说,三年自己也不能像李大人那般闲着,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儿子等着自己养呢,等儿子长大,还要为儿子准备束脩拜师事宜,再长大些就该成家立业,多去找些事做,多攒下些人脉资源是必要的。而冯岱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