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言情小说 - 红楼之老实人当家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0

分卷阅读140

    那么简单几个圈,都会断呢?真是奇哉!

贾珠在一边帮父亲整理着一些条陈,看着他幸福得将满满小半盆汤都喝进了肚子里,一口也没给他留。真是的,宫裁也会时常给他加餐呢,只是不敢送到老爷这书房来罢了!

元春在知道自己也能跟着父亲去山西之后,简直是高兴坏了,她这辈子出过最远的门,也不过是庙里庄子上,这回居然能去山西!

就是在地图上,离京都一手也比不完呢!

母亲还说,在船上的时候,能看山看湖看海,下了船,坐着马车,也能时常下来看看路过的名胜,就是到了山西,到时候也能让哥哥陪着她们去四处游玩!她的一些小姐妹知道之后,羡慕坏了,就是表姐也觉得人这一世有这么一回,已经不枉此生。

“抱琴,你父母让你嫂子来说,要放你出去嫁人,你是什么意思呢?”衣物之类母亲已经统一让针线房的赶制了,有几套到了山西再说。她收拾一点儿自己心爱之物随身带,最主要的就是屋里服侍她的人。

抱琴犹豫了好一会儿,想着姑娘这回去山西三年,到时候她就十八了,再选人家也选不着好的,虽说舍不得,到底有了这机遇,便跪下来道,“父母之命,不敢为违。”

古嬷嬷暗叫可惜,傻丫头,跟着大姑娘去一回山西,之后就更不同了,年龄大点有什么关系呢,有得是人愿意聘。但她可不敢再多说话,毕竟上回她才放肆了一点点,就让太太弄到身边做了两个月的针线,根本连见也不见她一面,她那争胜的心被冷了大半,好容易才放回到大姑娘身边,她可不敢再有半点露相。

元春点点头,大家年龄到了,自然有思慕之心,就跟饮食大欲,人之常情一样,所以宁愿早问早安排,不要等到他们情难自禁了,反而不好,“嗯,你服侍了我这么多年,我比着太太屋里的彩云,给你十二两银子,另外的东西不变,给你做陪嫁。”

抱琴自己也存了不少钱,开心道,“多谢姑娘。”

听父亲说,贾府如今丫环很是吃香,还有不少外任的小官来聘做正头娘子,给她选的这个,也是个秀才呢。

“你们呢?”元春想着山西之行,笑着问道其它人,“你们只管说,不要到时候才想着从山西回来,就是我们允了,也要最少一个月的功夫呢。再说也不是让你们都像抱琴似的嫁出去,只是留在府里也是可以的。”毕竟她身边这么多人,都带上实在是不可能。

这样便有三个二等丫头,还有几个小丫头婆子站出来说要留在府里。

元春算了算剩下的,跟母亲说的名额差不多,便看向古嬷嬷,想着母亲好像不太喜欢她,便道,“古嬷嬷就留下来帮我管着她们吧,多做些娃娃,最好看的给我留两个,别的你们也能卖钱。”

古嬷嬷一脸错愕,怎么这样,明明大姑娘挺听她话的呀,为什么这回去山西,居然不带她呢!

“大姑娘!带上……”

见元春微蹙了下眉,抱琴忙拉着古嬷嬷就出去,“嬷嬷这是干什么,您还能跟主子争强?”大姑娘一天天大了,奶嬷嬷都让老太太收拾了,她不过是一个后来的,跟主子的情份也就那样。宫里出来的怎么样,不一样让太太穿小鞋,给太太拘着做针线嘛。

古嬷嬷被拉出了屋子,只得告诉自己,没关系,等大姑娘从山西回来就好了。可她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她没错,太太却总防着她,如今就连大姑娘也避开她了呢?这是为什么呢?

作者有话要说:  贾政:怀疑能力中……

古嬷嬷:我的宫斗技能不用了吗?嗯?

第98章克制

王桂枝手上的事很多,便让元春先停一下学业,带着弟弟meimei们多陪陪老太太,毕竟交通不便,说不定有三四年过年的时候,也只能让贾珠带着礼物回来。︾|贾母对二房可是讨了心窝子的,人敬她一尺,如何不能还上一丈。

“你跟琏哥儿说,让他多带着琮哥儿蓉哥儿在老太太身边取乐,还有迎姐儿,她最粘着你,她人虽小,你也要多安抚她一下。”

元春点头应了,让奶娘抱着宝玉、美玉、圆圆(二房三哥儿大名为环,母亲就因此取了个小名儿)自己引着头去荣庆堂。

“你也跟你家里人说一声,到了山西就立马给他们写信,别让他们担心。”她转头对李纨说,“虽说珠儿这次止步于秀才,但他还年轻嘛,少年得志也不是最好。这次是让你父亲兄辈们失望了吧,不打紧的,让他们放心,去山西也不会耽误他学习,相应的资料还是要请泰山费心了。”

李纨早被母亲婶子安慰过一回,贾珠才二十,她已经是秀才娘子了,多少人要考一辈子呢。再说就算是考不上进士举子,她……只要他跟她像眼下这样好,有太太这样照应着,她也不担心。她更惊喜的是,太太居然愿意也把她带上,这可真是想不来的好事儿。她正以为太太自己要陪着老爷去任上,还说了要带上大姑娘他们,想着自己定要在家里侍奉老太太了……

“是!”

“快去收拾东西吧,只带些常用的就好,别的贵重物品上档,留个你觉得可靠的看着。丫环你跟珠儿总共带上四个,两个婆子,再多名额也没有了,到了山西才能给你们添人。你去吧。”

“是。”

王桂枝还要忙着搬家,她的东西不少,要带走的更不少,毕竟她身边还有三个小孩子,这些小家伙们要拉要尿,又没有纸尿裤,单是小包袱都准备了十二个还不一定够用。

好在她身边的丫环们个个都算是拿得出手来,一样东西抬出去,一样东西就记下来,保准一件也不会错。

李夫人过来,也不嫌弃搬东西的忙乱,说了两句闲话,就拉住王桂枝的手道,“别处倒还罢了,厨房的账是怎么算的?我怎么看着,如今我们每个月竟没有这笔开销了?”以前每年六千多两的开销,如今竟没有了,倒还看着年成有一千到两千两的收入。

“噢,因为只要让厨师们看中的就成了学徒,那是为了给真味馆博味馆做准备的,那不论月例开销就不应该由公中来出。”

王桂枝喝了口水,忙给她解释着,她做生意,人员开支是应该算在成本里面的,用不着在贾府里贪那么一点儿钱,她自己都觉得不自在,“再来我们公中的庄子上送来的东西已经不少,除了一些新鲜蔬果需要额外采买之外,我们根本就吃不了,有些难得能收藏的,像是鱼胶等,我都记在账本上,等着办大宴的时候好取用。一些不能收的,我就以时价的八成卖给真味馆……嫂子您别介意啊!”

“嗨!你这说的,就是白给真味馆也是应当的啊!”

原来收入竟是这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