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书屋 - 言情小说 - 农家记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7

分卷阅读217

    毕竟从古至今,就同史书一模样,家谱上也是习惯书善隐恶的。

就比如家族中有了不好为外人道的内乱纷争,或者有子弟犯了甚的法挨了甚的刑,一般是绝对不会在家谱上有所记录的。

因为不管哪一家族,但凡出了叛逆、犯刑、败伦、悖义者,都会被革除祠堂、永不归宗。

自然也就不能入谱了。

秦连彪犯下这样逆伦犯法、败家丧德的恶事儿,国法难容,家法更难容。

既是如此,待他们立族之后,头一桩事儿就将他出族好了。

到时候该供奉的供奉,该奉养的奉养,反正秦连彪跟他们不搭界。

而这个没有办法的办法,自然得到了一众兄弟们的拥护。

就连秦老爹都默许了。

又同秦老娘和秦连虎兄弟商量,若是秦连彪真的子嗣上欠缺一二,到时候是不是可以同袁氏商量商量,看能不能留个女儿在家里继承香火,也是一样的。

只到底还是打算罢了,何况立族一事儿还有年头,就未同袁氏坐下来细论。

可今天生了这样一桩事儿,爱娘还罢了,袁氏决意放她一码,他们也没话可说,可黄阿婆的赡养却是大问题。

秦老爹同秦连虎兄弟经过商议后,最终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也是给袁家一个态度,希望他们能够放心,希望袁氏能够安心罢了。

只袁婶子和袁大嫂一听这话,却是大吃一惊的。

都来不及消化秦家愿意收留袁氏一家,不但让其归宗,还承诺赡养。

实因就算没有吃过猪rou,也曾见过猪跑。

有家就有族,有族就有谱。

他们袁氏一族也不是那些个没有家谱传承的寒族,自有祠堂家谱,自是知道女子不入本姓族谱的惯俗的。

黄阿婆与袁氏俱是明媒正娶,自然能入夫家族谱,可红枣姊妹怎么能够入谱?

花椒目瞪口呆。

她还是头一遭知道,按着现如今的世俗常理,女子是不能填名入谱的。

或者说,女子是不能入本姓族谱,只能在出嫁后记入夫家家族的族谱的。

可到底也只不过附庸式的一笔带过罢了,只记姓,不记名。

就如花椒所知的某某氏,连名姓都被斩成两段了。

只花椒暂且还不知道的是,一般来说,本姓家谱中,其实女子也是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不过无一例外,不是烈女就是节妇。

也就是说,生为女子,只要这辈子活的足够悲惨壮烈,在过世后,就有资格被记入本姓家谱。

只来不及多想女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入谱,那厢秦老娘已经同袁婶子解释道:“不管丫头还是小子,都是我们秦家的子孙,自然没有排斥在族谱之外的道理。”

花椒不住地点头,她虽然从没想过女孩子不能入谱,甚至于就没想过入谱这桩事儿,可对秦老娘这番话却是相当赞成的。

也就导致她还不能明白,秦老娘,或者是秦家人的这个做法,在当今的世道而言,其实已经可以称得上惊世骇俗了。

可秦家的一干长辈却俱是知道的。

尤其姚氏,虽然自幼的教养让她不可能去反驳秦老爹的决意,担心总是难免的。

私底下同秦连虎说,幸好各家族谱等闲不会外传,否则自家此举必然会遭到世人的非议甚至是攻讦,成为众矢之的。

秦连虎也并不是不知道兹事体大。

其实原本同花椒一样,他们兄弟几个也是自来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的。

毕竟从古至今,就没有女子入本姓家谱的说法。

要不是秦连彪暂且还没有子嗣,秦老爹担心秦观永断了香火,他们也不会一里一里论到女子入谱这桩事儿上来。

也不会知道秦老爹竟会有此想法,欲将孙女入谱。

可老爷子所言,确是值得他们思量的。

虽然他们并不知道秦老爹曾遭遇过什么,可两个小小年纪的族兄弟从北地一路流落,不是天灾就是*。

所以秦老爹才会感慨,在天灾*面前,到底是家族的传承重要,还是血脉更重要?

秦连虎兄弟几个虽不知道该如何解答这个问题。

却也不愿只选择性地去记录那些个值得族人或是世人夸耀和赞同的东西,所以除了保留族谱家传中的外传,即记录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传记外,在保证家系井然的同时,也愿意更加详实地去记录家族全体后世子孙的生前身后。

不管小子还是丫头,一视同仁。(。)

☆、第二百三十三章开河

虽然花椒暂且还不能够理解自家将女子入谱的惊世骇俗,可袁婶子袁大嫂却是大致清楚的。

这件事情,秦家能说,可她们却只能往肚子里吞的。

至于秦家愿意一肩挑起黄阿婆和袁氏的生养死葬,这是秦家的道义,却不是本分。

她们只有感恩的份,同样没有置喙的道理。

但是秦家提出的想叫红枣姊妹留下一人招赘一事儿,却是袁婶子和袁大嫂俱是非常上心的。

袁大嫂为甚希望袁氏和离,除了秦连彪实在不成人,还不是因为袁氏没有儿子。

若是袁氏有子,夫死从子,她哪里还用这样担心袁氏日后无靠的。

若是能够招赘……自然比过继嗣子来得强。

就连袁婶子都顾不得气恼袁氏了,拉着她一通商量。

石榴自是罢了,可红枣今年也已经十岁了,若是打算招赘,也得及早准备起来了。

而那厢爱娘带着人和箱笼灰溜溜地回到七甲的家里,自个儿怄得要命,也把刚刚送走“肮脏东西”的街坊们气了个够呛。

不过也就一旬的光景,爱娘就咬着牙,舍命把这院子卖了出去。

七七八八总归贴进去千余两银子的两进院子,来来回回换了几茬经济,到最后也只卖了两百两银子,还吃了那经济一肚子的白话儿。

说甚的这院子风水不好,还得他自家垫上铜钱燎上一燎。

把爱娘气了个倒仰。

她还以为只有她们行院人家生意不好才要燎屋踩屋的,哪里知道这样的正经人家一样脱不出这些个,还自以为比她干净多少似的。

只这样的话能想不能说,一言不发,扶着丫鬟的手坐了小轿,往刚刚治下的新家去。

说是新家,其实自是不如之前那间花了大力气来整治的院子的。

可好歹略微便宜一些,小小一间院落,一明两暗三间正房,外加两间退步,不过却也花了她六十两银子,地段还不算太好。

可她也是没有法子了,总要过日子。

至于那卖房子得来的一百四十两,省吃俭用,应当是能开销一年的。

可一年之后,她若是还不能进秦家门,这日子可就再是没法过下去了。

一肚子心肠,